金融名詞

基金類型

ETF

ETF 的英文全稱是 Exchange Traded Funds,即: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是一種追蹤市場指數、可以在交易所自由買賣的開放式股票基金。可以把 ETF 理解為這樣一種特殊形式的基金:基金公司把構成某個指數的各個成份股,按照其在該指數中的構成比例一一買來,匯合到一起形成基金,然後再分成許多小基金單位出售,就成了可以自由買賣的 ETF 基金。投資者買一隻 ETF 基金就相當於購買了包含這個指數里所有成份股的投資組合。

股票型基金

大部分的證券投資基金為股票型基金,這類基金以股票為主要投資標的物,有時也會按照基金經理的專業判斷,少量投資於可轉換公司債、認股權證或其它金融產品上。針對開放式的股票型基金,基金經理會將部分資金投資於高流動性的金融工具中,以隨時準備基金贖回。此外,在國外可以通過融資進行操作,以期在多頭市場時達到資本大幅增長的目的,但若行情判斷錯誤,基金跌幅也較大。

高收益債券基金

高收益債券基金主要投資於非投資等級債券,其投資風險來自於投資標的所產生的利率及信用風險。

貨幣型基金

貨幣型基金投資於國庫券、可轉讓定期存單、短期票據等貨幣市場工具,為本金高、安全性及流動性好、使用方便,並享有高於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的基金產品。

貨幣市場基金的運作及其投資範圍都集中於存續期在一年以內的短期債券,價格變動風險較低。

平衡型基金

平衡型基金的投資目的是兼顧長期資本增長和穩定收益,即投資標的物是股票及債券的混合式投資組合。一般而言,平衡型基金的股票投資所佔比例至少為 50%∼60%,其餘為債券,而債券的比例通常不低於 25%,為股票型基金與債券型基金的混合。

指數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根據所選定指數內的部分股票成份和比重,來決定該基金投資組合中個股的成份和比重。

指數型基金根據股價指數中個股所佔比例來作為選股的准則,使得基金收益率與大盤的股價指數具有一致性,基金收益與大盤的走勢呈現平行或重疊的狀態,這對於大盤敏感度高的基金投資者將是最好的投資標的。

區域型基金

區域型基金以投資於特定區域內的金融商品為投資標的,能夠分散投資於單一國家或地區所需承擔的政治、經濟等系統性風險。

債券型基金

債券型基金是以債券為主要投資標的的證券投資基金,除了債券之外,還可投資於金融債券、債券回購、定存、短期票據等,絕大多數以開放式基金形式發行,並採取不分配收益方式,合法節稅。

全球型基金

資金投資範圍遍及全球,以全球金融市場較為發達的地區為投資對象,風險較低且較為分散。

特別情況基金

特別情況基金主要投資於具有「特別情況」性質的股票上,有大幅增長的潛力,但風險居股票型基金之冠。特別情況基金的標的包括;小型公司、股價低估的低價股票、較冷門的股票,或者未受到發掘或關注、研究但具有增長潛力的股票等。

產業型基金

產業型基金是指投資標的是以個別產業的股票為主,常見的分類包括高科技產業股票、房地產股票、公共事業股票、黃金礦石公司股票等。因投資標的物集中於單一產業,受到個別產業或產品的週期性、政府政策法規以及國內競爭力等因素影響較大,基金的波動性遠高於股市大盤波動,且大多數的股票都屬於爆發性較高的產業,獲利潛力高,相對風險性也大,適合較有投資經驗、或是積極型的投資者。

固定收益

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

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 (MBS) 將金融機構的不動產擔保抵押貸款包裝組合起來,移交給信託機構,由具公信力的擔保機構如 GSEs (government-sponsored enterprises) 等來擔保所發行證券以增加信用,以提高證券銷售率。信用經過增強後,證券被劃分為標準的單位,在資本市場中發行,向投資者籌措資金。其中,抵押資產分為商用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 (CMBS) 與住宅用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 (RMBS)。

可轉換公司債

可轉換公司債 (Convertible Bond) 是公司所發行的有價證券(債券),為直接向投資者籌措長期資金的一種金融工具。發行公司依照發行時所定立的發行條件,定期支付一定利息給投資者,並附有可轉換為普通股的權利。當轉換為普通股的報酬率高於公司債利息時,持有此種公司債券的投資者可以在在特定的期間內按照事先約定的轉換比率或轉換價格將此公司債轉換為發行公司之普通股股票,以獲取更高的收益率。對於未行使轉換權的投資者,發行公司將於債券到期時按照發行條件償還本金及利息。

可贖回債券

可贖回債券 (Callable Bond) 表示發行機構有權利向投資者買回該債券。

公司債券

發行公司約定於一定日期 (或分期) 支付一定本金,並於固定期間 (或到期) 按照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債務憑證。

久期

久期 (Duration) 指投資者持有債券的平均到期年限,即投資者回收本息的實際平均年限。它可以衡量每單位利率變動時,債券價格的變化量或變化百分比,以作為債券價格風險衡量的指標。

退休基金

退休基金 (Pension Fund) 是指包括政府、企業、工會及其它組織為了支付員工退休金而每年提撥的基金。

主權債券

主權債券(Sovereign Debt) 是指國家發行的政府債券。

投資級債券

投資級債券 (Investment Grade Bond) 是指債券評級在 BBB 級以上的債券。

高收益債券

高收益債券 (High Yield Bond) 是指債券評級在投資等級以下(例如 BB+、Ba1 或以下)公司發行的債券,因為債券信用評級較低,所以投資者一般也把它們稱為垃圾債券;這類型債券有較高的違約風險,發行時公司會給予較高的收益率作為補償,稱為違約風險貼水。

信用風險

信用利差

信用利差 (Credit Spread) 是用來向投資者補償基礎資產違約風險、高於無風險利率的利差。

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 (Fiscal Policy) 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

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 (Monetary Policy) 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和利率,進而影響總體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和。

結構債

結構債 (Structured Note) 是一種金融衍生品,又稱連動債券,所謂的「連動」指的是此債券連結到股價或者利率的表現,其基本架構為固定收益商品 (例如零息債券) 加上金融衍生品。

溢價發行

溢價發行 (At Premium) 是指當債券票面利率優於市場利率,使得當債券成交價格高於面額時,即稱為溢價發行。因而債券的折溢價,與市場到期收益率的走勢有密切的關係。

折價債券

折價債券 (Distressed Bond) 為投資者相信此發行公司即將有倒閉風險的債券,通常有兩個指標作為標準,一為價格跌破面值 50% 的債券,一為信用利差超過 1,000bp 的債券。

信用評級

信用評級 (Credit Rating) 是對企業的償債能力進行評定,包括:

企業信用評級 (Issuer Rating):即對一個企業而言,其整體的償債能力與該地區其它債務人相比較的客觀評估。

證券信用評級 (Issue Rating):對特定債務而言,評估債務人依約準時還本付息的能力,以及此債務所提供的保障性。由評級產生的排名和成績,使投資者更容易瞭解這些企業或機構的財務狀況是否良好。

基點

基點 (BP) 0.0001

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 (YTM) 是指投資者買進債券並持有至到期日,這段期間的年投資收益率稱為債券到期收益率 (Yield to maturity)。

違約回復率

違約回復率 (Recovery Rate) 是指當企業債券發生違約時,一般來說,法院會對該發行機構進行清算,賣掉此公司的資產,再看總負債是多少,然後依償債順序分批償付給債券投資者;也有資產重組公司在市場收購此類已發生違約的公司債。

資產支持證券

廣義的 ABS 泛指金融資產證券化的商品,包括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化債券或其它由信用卡、應收賬款等資產經過證券化之後的商品。狹義的 ABS 則是為了區分 MBS 與其它金融資產證券化產品。與不動產抵押貸款相關的債權證券化商品稱之為 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而非不動產抵押貸款債權之證券化商品則稱之為 ABS(Asset Backed Securities),即狹義的 ABS。

期權調整後信用利差

期權調整後信用利差 (OAS) 是指將債券契約中所含的特殊規則,估計出其價值後由債券價格扣除,所得到債券到期收益率再扣除國債到期收益率,即為期權調整後信用利差,此數據能看出投資者對債券違約的預期。

信用違約互換

信用違約互換合約 (CDS) 類似保險,買方(被保險方)同意在一段時間內支付費用給賣方,而賣方僅在特定信用危機發生時,例如違約時才支付一筆金額給賣方。CDS 是由保險公司發行,由銀行或企業債券持有人認購,一旦企業無法清償債務,債務就會由 CDS 發行機構承擔,但買、賣雙方都可以將合約轉讓、轉售給其它人以分散風險,因此 CDS 具有隱藏的風險。

票面利率

票面利率 (Coupon Rate) 是指在債券上標識的利率,一年的利息佔票面金額的比例,是它在數額上等於債券每年應付給債券持有人的利息總額與債券總面值相除的百分比,票面利率越高的債券受市場利率影響的程度越小。

到期收益率曲線

到期收益率曲線 (Yield Curve) 系指在相同信用風險與流動性下,不同到期日與到期收益率間的關係。一般常見的到期收益率曲線是國債的到期收益率曲線。到期收益率曲線基本的型態主要有四種,分別是正斜率、負斜率、水平線以及不規則變化。 到期收益率曲線的型態反映投資者對未來經濟景氣程度的看法與預測,是判斷景氣的良好與否的參考工具之一。

違約率

違約率 (Default Rate) 債券發行人無法按時償還本金或利息的幾率,以及債務人面臨破產或倒閉的可能性。

折價比率

折價比率 (Distressed Ratio) 是指折價債券佔整體債券的比例,可由折價比率觀察出投資者對整體市場的信心,常作為預測違約率的指標。

聯邦利率

聯邦利率 (Federal Funds Rate) 是指商業銀行對其他銀行的聯邦資金 (Federal Funds) 隔夜拆借收取的利率。聯邦資金利率是短期利率的重要基準,它由市場決定,而且聯儲通過控制銀行體系儲備的增減加以管理。

財務比率

EBITDA

EBITDA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sation) 指未計利息、稅務、折舊及攤銷前的利益。EBITDA 為目前全球各地電信業常用以反映經營業績、槓桿比率和流動資金的會計指標。

每股盈餘

每股盈餘 (Earnings per Share, EPS) 是(本期稅後淨利-優先股股利)÷ 本期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表示公司普通股在本期內,通過股本來經營所賺到的盈餘,常被當作公司的獲利能力指標。每股盈餘高代表公司每單位資本額的獲利能力高,表示公司具有某種較好的能力,如:產品營銷、技術能力、管理能力等等,使得公司可以用較少的資源創造出較高的獲利。

股價淨值比

股價淨值比 (Price-Book Value Ratio ; PBR ; P/B) 是指每股市價 ÷ 每股淨值,指企業於特定時間點的股價,相對於最近季底每股淨值的比值。當企業營運不佳時,投資者不看好,股價淨值比 (PBR) 下滑,反的亦然;股價淨值比 (PBR) 反應出投資者對於該股的信心指數。

毛利率

毛利率 (Gross Margin) 是指 (毛利 ÷ 營業收入) × 100%,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表示企業每一單位的營業收入中,有多少可以再投入事業中,也間接表示每一單位營業收入中,企業必需支付多少直接成本來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毛利率越高則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高,控製成本的能力越強。

股息率

股息率 (Dividend Yield) 是指每股股利 / 每股盈餘,衡量公司將盈餘作為股利發放給股東的比率,由此比率變動可看出公司的股利發放政策及對未來成長的預期。如果公司預期未來成長將產生大量資金需求,則傾向於將盈餘保留而發放較少股利,作為未來擴充規模的基礎。

邊際利潤

邊際利潤 (Profit Margin) 是指(稅後損益 ÷ 銷售收入淨額)× 100%,表示銷售的獲利狀況。

市盈率

市盈率 (Price-Earnings Ratio ; PER ; P/E) 是指每股市價 ÷ 每股盈餘,指投資者對每一單位盈餘所願意付出的價格,也就是投資者為獲得一單位的利潤,所要投資的金額。投資者以此比率衡量股票是否值得投資。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公司,其合理的市盈率也將較高;就投資者而言,比率越小,投資者為獲得相同的報酬所需投資的金額越小。但就公司而言,比率越高越好,表示公司未來成長潛力越來越大。當市盈率越大時,投資報酬率越低,此種公司要具有大幅成長潛力,投資者才願意投資,但此類公司風險通常較大。

股東權益報酬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 (Returns on Equity, ROE) 是指(稅後損益 ÷ 平均股東權益淨值)× 100%,表示公司股東每投資一單位可獲得的淨利,通常用來比較同一產業公司間獲利能力及公司管理層運用股東權益為股東創造利潤的能力的強弱。

資產報酬率

資產報酬率 (Returns on Assets, ROA) 是指〔稅後損益+利息費用×(1-稅率)〕 ÷ 平均資產總額 × 100%,表示企業每投入一單位的資產,可獲得多少的淨利潤,通常用來比較公司在該產業的獲利能力及公司經營團隊運用總資產為股東創造利潤的能力。比率越高,代表經營者在資產的運用上越有效率,反之亦然。

經濟數據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為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之一。一般視超過3%為通貨膨脹,超過5%就是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

德國IFO商業景氣指數

德國IFO商業景氣指數 (IFO Business Climate Index) 由德國 IFO 研究機構所編制,為觀察德國經濟狀況的重要領先指標。IFO 是德國經濟信息研究所註冊協會的英文縮寫,1949 年成立於慕尼黑,是一家公益性的、獨立的經濟研究所,被稱為德國政府的智庫之一。

IFO 經濟景氣指數的編制,是對包括製造業、建築業及零售業等各產業部門每個月均進行調查,每次調查所涵蓋的企業家數在 7000 家以上,按照企業目前的處境,以及短期內企業的計劃和對未來半年的看法而編制出的指數。

IFO 經濟景氣指數每月公佈一次,並且調查了企業對未來的看法,而且涵蓋的部門範圍廣,因此它在經濟走勢預測上的參考性較高。

ISM製造業指數

製造業指數反映製造業在生產、訂單、價格、僱員、交貨等各方面綜合發展狀況,通常以 50 為臨界點,高於 50 代表製造業處於擴張狀態,低於 50 則意味著製造業的萎縮。

痛苦指數

痛苦指數 (Misery Index) 是美國經濟學家奧肯 (Arthur Okun) 在 20 世紀 70 年代提出的一種經濟指標,由失業率和通脹率加總得來,數字越高,表示痛苦程度越高。

生產價格指數

生產價格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PPI)用來衡量製造商出廠價平均變化的指數,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高時,表示有通貨膨脹的風險。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低時,則代表有通貨緊縮的風險。

再貼現率

即一般銀行資金不夠時,除使用同業拆借手段外,還可以向中央銀行融通借款。借款方式便是用手上現有的商業票據向中央銀行再貼現,以獲得資金。這種再貼現時支付的利率稱再貼現率。再貼現率通常為中央銀行控制通貨的手段之一,當市面資金過多時,中央銀行可提高利率,以促進市場一般利率提升。反之則降低再貼現率使市場利率下跌。

經常帳戶

經常帳戶(Current Account)是國際收支帳的賬戶之一,記錄一個經濟體的居民與非居民間的商品進出口、服務、薪資及投資所得交易以及經常性移轉收支的各項交易。若其餘額為正數(順差),表示本國的淨國外財富或淨國外投資增加。如果是負數(逆差),表示本國的淨國外財富或投資減少。一國經常帳戶順差擴大,通常表示經濟前景較好。

美國供應鏈管理協會

美國供應鏈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 ISM)是全球最大、最具權威的採購與供應鏈管理等領域的專業組織。其成立於 1915 年,前身為美國採購管理協會(The National Associate of Purchasing Management,NAP),宗旨為通過研究,推廣和教育來引領供應鏈管理專業。

M1B

貨幣供給量的一項統計指標。根據定義:M1B=M1A(流通中的現金+支票存款+活期存款)+活期儲蓄存款其中通貨淨額指的是貨幣機構以外各部門持有的通貨,與支票存款同為流動性高,交易媒介性質較明顯的貨幣。貨幣供給量的一項統計指標。根據定義:M1B=M1A(流通中的現金+支票存款+活期存款)+活期儲蓄存款其中通貨淨額指的是貨幣機構以外各部門持有的通貨,與支票存款同為流動性高,交易媒介性質較明顯的貨幣。

非農業就業人口

非農業就業人口(Nonfarm Payroll Employment)是由美國勞工統計局與州政府的就業安全機構合作匯編的就業相關數據,根據的樣本包括約 38 萬個非農業機構。美國於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五公佈前一個月的統計結果。 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表示經濟景氣程度增加。

國債融資

政府財政政策的融資方式之一,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向民間借貸資金。

密西根消費者信心指數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調查研究中心為了研究消費需求對經濟週期的影響,率先編制消費者信心指數,隨後歐洲一些國家也先後開始建立和編制消費者信心指數。研究人員對消費者關於個人財務狀況和國家經濟狀況的看法進行定期調查並進行的相應評估,以編制該指數。

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是指一國在一定期間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商品及勞務的市場總值。

ISM非製造業指數

該指數反映美國非製造業商業活動的繁榮程度,當數值持續位於 50 以上水平時,表示非製造業活動擴張,整體經濟正處於擴張狀態;反之,當數值連續位於 50 以下水平時,通常代表整體經濟正處於收縮狀態。

M2

M2,廣義貨幣是中國常用的一種貨幣供給量統計指標。根據定義:M2=M1B(流通中的現金 + 支票存款 + 活期存款 + 活期儲蓄存款)+ 定期存款 + 定期儲蓄存款 + 轉賬匯款存款。

採購經理人指數

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主要衡量製造業在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僱員、訂單交貨、新出口訂單和進口等八個範圍的狀況,於每月第一個營業日公佈。當指數超過 50 時,代表製造業擴張;低於 50,則代表製造業萎縮。

外匯儲備

為一國的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通常以美元表示,可視為「國際準備金」。當匯率固定時,外匯儲備的變動等於貿易順差與資本淨流入總合,扣除民間的外幣持有量;一般來說,貿易出超(貿易順差)越多的國家,該國中央銀行所持有的外匯儲備就會越多。

新屋動工率

通常於每月的 16 號至 19 號間公佈。一般新建房屋分為兩種:個人住房與集體住房。個人住房開始興建時,一戶的基數是 1,一棟百戶的公寓開始興建時,其基數為 100,由此計算出新屋動工率。一般而言,新屋動工率增加表示經濟持續增長。

評級機構

理柏

理柏 (Lipper) 是路透旗下全資子公司,專為資產管理公司及媒體機構提供獨立性全球集合投資信息,包括證券投資基金、退休基金、對衝基金、基金費用及開支。理柏為世界著名基金研究及分析機構,其基金資訊覆蓋全球 53 個註冊地超過 172,000 個份額及超過 95,000 只基金,並為其它地區認可的基金提供免費 Lipper Leaders 基金評級服務。

惠譽

惠譽 (Fitch) 國際是全球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之一,是唯一的歐洲國際評級機構,總部設在紐約和倫敦。在全球設有 40 多個分支機構,擁有 1,100 多名分析師。其受評機構遍布全球 90 多個地區,包括為超過 2,000 家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評級 (IFR)。Fimalac, S.A., 是惠譽大股東,其總部設於法國巴黎,是一個國際金融服務集團。

標準普爾

標準普爾 (Standard & Poor’s) 是一家世界權威金融分析機構,由亨利瓦訥姆普爾 (Mr Henry Varnum Poor) 於 1860 年創立。標準普爾由普爾出版公司和標準統計公司於 1941 年合併而成。標準普爾為投資者提供信用評級、獨立分析研究、投資咨詢等服務。

穆迪

穆迪公司 (Moody’s) 由約翰穆迪所創辦,於 1909 年首創對鐵路債券進行信用評級。1913 年,穆迪開始對公用事業和工業債券進行信用評級。穆迪在全球約有 800 名分析專家,1700 多名助理分析員,在 17 個地區設有分支機構,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機構組織

勞工統計局

美國勞工統計局 (BLS) 是美國聯邦政府勞動經濟和勞工統計的主要機構,負責收集、加工、分析、以及向公眾發佈重要的統計資料。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 (OECD),成立於 1961 年,總部設於巴黎。該組織由 33 個國家組成,旨在共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經濟、社會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戰。OECD 長期進行各種研究,其數據庫內容包括國家收支平衡、經濟指標、勞動力、貿易、就業、人口遷移、教育、能源、衛生、工業、稅收、旅遊業、 以及環境在內的多個領域。

歐洲中央銀行

歐洲中央銀行 (ECB) 成立於 1998 年 7 月,主要負責歐元區的貨幣、匯率及利率政策。歐洲央行理事會是政策決定的最高機構,由十七個會員國的央行總裁與六位執行理事(決策委員)共同組成。六人決策委員會負責歐元十七國利率政策制定,地位舉足輕重,其成員一般由各國協商後選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於 1945 年年底成立,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職責是監察國際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體系運作正常;其總部設在華盛頓。

IMF 的宗旨是穩定國際匯率,消除不利於全球貿易的外匯管制,在貨幣問題上促進國際合作,並通過提供短期貸款,解決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均衡時產生的外匯需求。它的資金來源於各成員國認購的份額。各成員國的份額由該組織根據各國的國民收入、黃金和外匯儲備、進出口貿易額以及出口的波動性等經濟指標確定。成員國的主要權利是按所繳份額的比例借用外匯。